本报连续报道“浏览器首页劫持”等互联网技术霸凌事件,引起热烈反响,得到相关企业的积极响应。 5月22日,金山杀毒、360相关负责人专程来人民日报社与记者面对面交流,接受提升用户体验、促进行业健康发展、净化环境等举措。网络生态等记者采访。
金山软件:
守住商业底线,净化互联网环境
“感谢人民日报的报道,推动互联网行业健康发展。” 从珠海专程赶来北京的金山杀毒CEO姚辉告诉记者,“人民日报的报道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,要从源头上杜绝互联网技术霸凌的必要性。金山杀毒将加快研究这片区域。”
他介绍,看到本报5月13日的报道后360浏览器网站,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,紧急组织软件工程师对网友反映的首页被锁定、修改困难、选择按钮不清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,并通过新浪微博积极交流。 博客、百度贴吧等社交平台收集网友留言360浏览器网站,对相关问题进行总结整理,共同研究。
姚辉表示,根据网友反映的情况,金山杀毒迅速做出改进:针对首页设置的选择提示按钮不明显、隐藏层数较深等问题,工程师修改了相关代码,放大了选择按钮使其清晰可见,方便选择; 鉴于提示信息不明显,容易误导网友安装不相关的软件工具,工程师对弹框进行了优化,增加了提醒功能介绍,充分尊重网友意愿。 5月16日,金山毒霸发布了最新版本,其中包含了这些改进。
对于部分网友反映的部分广告弹窗混杂、内容低俗,姚辉表示,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,可能与部分外包广告商不守商业底线,违规宣传有关。 公司一经发现违规推广,将终止与第三方的合作关系。 公司正积极尝试利用人工智能加强不良广告或宣传信息的筛选,为网民提供纯净的网络环境。
姚辉认为,工具软件,包括杀毒软件、输入法、浏览器等,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,通过劫持流量、向网民推送不良广告等方式牟利。 早在2006年,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《恶意软件定义》规则就明确反对浏览器劫持,“未经用户许可,不得修改用户的浏览器或其他相关设置”。 2015年,六家互联网公司发表声明,联合抵制流量劫持等违法行为。
姚辉认为,行业自律对于打造良好的互联网生态非常重要。 “浏览器首页劫持”等诸多网络违法行为成本较低,应加大对类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,震慑不良行为。 希望监管部门完善制度,促进行业健康发展。
360公司:
听取用户意见,优化产品设计
“人民日报跟踪报道揭示了互联网行业的一大痼疾,提醒行业和企业尊重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,也为进一步优化产品、提升服务质量指明了方向。” 360公司观点家电事业部总经理梁志辉表示。
“层出不穷的网页劫持现象暴露了互联网安全措施不足的现状。篡改成本较低,非法商业利润很高,一旦被不法分子利用,极易造成不良社会影响。” 梁志辉说,目前“浏览器主页劫持”涉及多种技术手段
,“包括修改浏览器主页配置文件、修改启动项、注册表、图标快捷方式等。很多软件厂商或多或少都有类似的行为,大部分都是哪些是活跃的。”他表示,“浏览器首页劫持”还包括利用类病毒手段修改导航页面地址,在通道层面修改http网络传输数据等。 %-15% 的流量在传输过程中发生了变化。”
篡改浏览器主页所涉及的利益也是“可观的”。 业内专家表示,按照目前业内测算,每获取1000个用户,年收入可超过100元。 由于我国庞大的用户群,这个市场的规模并不小。 “一般的导航页面有将近1000个位置,每个位置其实就是一个流量入口,入口其实有付费链接。”
在梁志辉看来,“浏览器首页劫持”等现象屡屡出现,也说明产品本身并不完善。 “我们愿意向用户公布相关情况,欢迎大家提出建议和要求,下一步将根据这些意见优化产品设计和功能。”
“浏览器劫持和流量劫持目前在行业内比较普遍。” 梁志辉认为,这与无序竞争有很大关系。 ‘我偷了你的用户,你的用户就是我的’,就像没有红绿灯的路口,很容易乱开。”
“导航页本身其实就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,符合中国用户的需求。” 梁志辉表示,“希望通过这次持续的报告,从监管部门、行业到用户,能够达成共识,共同维护用户的权益,用户会更愿意使用相关的网络信息产品,这对行业本身也是一种促进。”
本报将继续跟进报道。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浏览器之家-浏览器下载,浏览器插件,浏览器教程 原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/360/7483.html